What: |
悔改與信靠神。 (來六:1) |
|||
Who: |
馬丁路得 |
慈運理 |
加爾文 |
約翰諾克斯 |
When: |
1483-1546 |
1484-1531 |
1509-1564 |
1514-1572 |
Where: |
德國威登堡 |
瑞士蘇黎世 |
瑞士日內瓦 |
蘇格蘭愛丁堡 |
Why: |
贖罪卷 |
1518年調派蘇黎世 |
法王鎮壓改教派 |
英王瑪莉鎮壓 伊莉莎白協助 |
How: |
1517九十五條論綱 |
1523六十七條教理 |
基督教要義 |
蘇格蘭信仰告白 |
Result: |
信義宗、路德宗 |
改革宗 |
改革宗 |
長老會 |
一、銅祭壇
銅祭壇是外院的第一件器具,祭壇是獻祭的地方,祭壇所代表的便是悔改、赦罪與救贖、信靠神。
1.祭壇預表羔羊基督的救贖
大聲說: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、豐富、智慧、能力、尊貴、榮耀、頌讚的。我又聽見在天上、地上、地底下、滄海裏,和天地間一切所有被造之物,都說:但願頌讚、尊貴、榮耀、權勢都歸給坐寶座的和羔羊,直到永永遠遠!(啟示錄五章12-13節)
他們唱新歌,說:你配拿書卷,配揭開七印;因為你曾被殺,用自己的血從各族、各方、各民、各國中買了人來,叫他們歸於 神(啟示錄五章9節)
2.銅預表審判,但靠著祭壇上的獻祭,得著赦罪與潔淨。
我們若說自己無罪,便是自欺,真理不在我們心裏了。我們若認自己的罪, 神是信實的,是公義的,必要赦免我們的罪,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。(約翰壹書一章8-9節)
3.義人必因信而得生
因為 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;這義是本於信,以至於信。如經上所記:「義人必因信得生。」(羅馬書一章17節)
4.神與人相會、說話,關係的恢復
這要在耶和華面前、會幕門口,作你們世世代代常獻的燔祭。我要在那裏與你們相會,和你們說話。我要在那裏與以色列人相會,會幕就要因我的榮耀成為聖。(出埃及記二十九章42-43節)
二、悔改與赦罪
真正的悔改是心意的改變並付諸於行動,如同路加福音十五章11-32節耶穌所說浪子的比喻,18節「我要起來,到我父親那裏去」
「要先悔改,罪才得赦免」
眾人聽見這話,覺得扎心,就對彼得和其餘的使徒說:「弟兄們,我們當怎樣行?」彼得說:「你們各人要悔改,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,叫你們的罪得赦,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(使徒行傳二章37-38節)
眾人覺得扎心,但尚未悔改,所以求問使徒們說:「弟兄們!我們當怎樣行。」彼得的回答:「你們各人要悔改,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,叫你們的罪得赦,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。」
如同以感恩進入祂的門,讚美進入祂的院,每一次都要以感恩讚美進入院中,同樣我們要常常悔改來到神的壇前,這就是基督道理的開端要「懊悔死行」。
三、信靠神
又對猶太人和希臘人證明當向 神悔改,信靠我主耶穌基督。(使徒行傳二十章21節)
1.悔改在先,接著才是相信。
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,是未見之事的確據。(希伯來書十一章1節)
2.信心是對所盼望之事有把握與根據,對於未見的事有肯定與認識。
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,不是憑著眼見。(哥林多後書五章7節)
3.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,不是憑著眼見,信心是屬靈的眼睛與感官。
因為,人心裏相信就可以稱義,口裏承認就可以得救。(羅馬書十章10節)
4.心裡相信的,口裡要承認、說出、宣告,因信稱義,因信說出。
但我們既有信心,正如經上記著說:「我因信,所以如此說話。」我們也信,所以也說話。(哥林多後書四章13節)
5.因信得生
迦勒底人自高自大,心不正直;惟義人因信得生。(哈巴谷書二章4節)
因信得救、重生,因信得以進入永生。
6.因信稱義,信上加信
因為 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;這義是本於信,以至於信。如經上所記:「義人必因信得生。」(羅馬書一章17節)
From faith to faith
如同榮上加榮、信上加信,不住增長的信心。
四、信徒皆祭司
馬丁路德所帶來的宗教改革是劇烈如海嘯般的擴散,導致歐洲宗教、政治、社會的改革與重組,路得的核心真理乃是:
1.耶穌基督是教會的頭,不是教宗及其組織結構。
2.因信稱義,唯有基督耶穌是公義,耶穌的公義會臨到一切相信之人。
3.唯有聖經是信心和信仰的唯一權威,也是信徒共通的語言,所以廣印聖經。
4.信徒皆祭司,信徒不需透過神父悔改或禱告,每個人都可以直接由自己向神認罪與祈求。
五、與神相會
當信徒皆為祭司,而聖經也由拉丁文翻譯成德文、英文後,人們便能直接與神對話、禱告,並研讀聖經,得著啟示,於是有新的啟示臨到,更多的基要真理被挖掘出來,因此改革宗運動就此展開。
看哪,我今日立你在列邦列國之上,為要施行拔出、拆毀、毀壞、傾覆,又要建立、栽植。(耶利米書一章10節)
六、社會改革
馬丁路德的改革只考慮到教會的改革,但卻像觸媒般帶來一連串社會的改革,馬丁路德關注的是靈魂與生命的改變,但許多的農民及老百姓開始有了盼望,知道他們不只擁抱了真理,還期盼實質的社會變革,包括了公共教育普及,以及對窮人的救助及慈惠行動,許多聖徒毀壞過去下拜的偶像,修士和修女離開修道院,結婚生子組成家庭,接續路德改革的領袖,相信自己是神手中的器皿,以他們所理解神的法則為根據,重組社會和政府的秩序和架構。
加爾文強調人不是因為行為稱義,但善行應當是每個人在稱義後自然而會有的表現,加爾文用祂的思想以行善與信靠神為根基,企圖將日內瓦轉變為一個模範城市,加爾文的思想帶出了基督教的工作倫理,世界各地凡是受到加爾文思想所影響的地方都經歷了富足,從瑞士、法國、蘇格蘭和荷蘭都受到改革宗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