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徒行傳二十七章6-11、14-20節 人生所面臨的颶風

在那裡,百夫長遇見一隻亞力山大的船,要往意大利去,便叫我們上了那船。一連多日,船行得慢,僅僅來到革尼土的對面。因為被風攔阻,就貼著克里特背風岸,從撒摩尼對面行過。我們沿岸行走,僅僅來到一個地方,名叫佳澳;離那裡不遠,有拉西亞城。走的日子多了,已經過了禁食的節期,行船又危險,保羅就勸眾人說:「眾位,我看這次行船,不但貨物和船要受傷損,大遭破壞,連我們的性命也難保。」但百夫長信從掌船的和船主,不信從保羅所說的。…不多幾時,狂風從島上撲下來;那風名叫「友拉革羅」。船被風抓住,敵不住風,我們就任風颳去。貼著一個小島的背風岸奔行,那島名叫高大,在那裡僅僅收住了小船。既然把小船拉上來,就用纜索捆綁船底,又恐怕在賽耳底沙灘上擱了淺,就落下篷來,任船飄去。我們被風浪逼得甚急,第二天眾人就把貨物拋在海裡。到第三天,他們又親手把船上的器具拋棄了。太陽和星辰多日不顯露,又有狂風大浪催逼,我們得救的指望就都絕了。

這是使徒行傳中,保羅前往羅馬途中遇到颶風友拉革羅的經歷,百夫長因信船長和船主,遇到狂風友拉革羅被風抓住,連得救的指望都絕了。

俄羅斯或中國等專制政權如同颶風,川普及其內閣也是標準的颶風,如不防颱就會損失慘重,同樣烏克蘭及台灣或列國必須有尋求神的智慧。

使徒行傳二十七章21-26節

眾人多日沒有吃甚麼,保羅就出來站在他們中間,說:「眾位,你們本該聽我的話,不離開克里特,免得遭這樣的傷損破壞。現在我還勸你們放心,你們的性命一個也不失喪,惟獨失喪這船。因我所屬所事奉的神,他的使者昨夜站在我旁邊,說:『保羅,不要害怕,你必定站在該撒面前,並且與你同船的人,神都賜給你了。』所以眾位可以放心,我信神他怎樣對我說,事情也要怎樣成就。只是我們必要撞在一個島上。」

台灣與烏克蘭面臨強敵如俄羅斯、中國,需要與美國合組一個護國群峰,如同台灣的中央山脈有2603,000公尺以上的群峰,可以破除颶風的威脅。

川普內閣肯定是一個超級颶風,我們如何掌握此時機,產生共旋效應而非對沖效應?

一、面對川普的強國外交,烏克蘭與台灣的回應

2025年二月28日,在美國白宮上演了一場美烏外交場上的世紀災難,兩位總統在全球媒體前相互吵架,加上范斯(J.D. Vance)副總統的質詢,演出不可收拾的後果,最後取消會議、午餐、記者會,趕烏克蘭訪問團離開白宮,這對美國或烏克蘭都是世紀外交災難。

隨後三月3日,美國川普總統與台灣台積電董事長兼執行長魏哲家宣布,台積電將再投資美國半導體1,000億美金(3.3兆台幣),加上原先已投資650億美金,共計1,650億美金,包含三座晶圓廠、兩座封裝廠及研發中心,承諾要將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封裝及研發全部赴美投資。

身為中華民國的國民,以及Ekklesia運動的推動者,我們應該用怎樣的眼光來回應這樣的局勢?成功的Ekklesia天國議會需要有不同的產業疊加效應。

二、首先我們先談論澤倫斯基的災難外交

澤倫斯基(Volodymyr Zelenskyy)過去三年撐住烏克蘭,成功阻擋俄羅斯對西方的侵略,他成功地激起國內抗俄的士氣,並已發展出自己的軍工事業,加上歐美援助的高端武器,發展出無人機、無人艇、星鏈導航的導彈,現代戰爭模式使得俄國總統普京(Vladimir Vladimirovich Putin)及國防部吃盡了苦頭,也激起普世對烏克蘭國家的同情及敬佩,但是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基礎量體不成比例,三年戰爭已經兵疲力乏,所以急需美國的調停止戰。

澤倫斯基是一位非常有膽氣的領袖,但不一定是非常有談判技巧或者外交恩賜的領袖,這就是我們所說需要有Ekklesia多重職事、產業的堆疊效應。

當天由於美國副總統范斯一個「外交」詞句的刺激,澤倫斯基的反駁,結果形成一個爭吵的局面,並且因為是開放媒體,所以形成了世紀災難。

當你看烏克蘭駐美大使瑪卡羅娃(Oksana Markarova)從皺眉搖頭、雙手遮臉,就知道她心裡想,烏美關係回不去了,不但是她,許多關心烏克蘭處境的朋友和網民表示,此時此刻我們都是瑪卡羅娃,瑪卡羅娃在過去烏俄開戰之初就人氣爆棚,多人要求合照形成「人龍」,而烏克蘭此次美國之行缺少外交談判團隊的完整規劃。

在爭吵過後,烏克蘭團隊被趕出白宮,雖然英法兩國立即伸出援手,歐盟也開高峰會支援澤倫斯基及烏克蘭,但隨即美國停止一切援烏活動及情報分享,於是三月5日澤倫斯基服軟表達:「烏克蘭準備好談判,願簽礦產協議、願跟隨川普強而有力的領導,努力達成一個持久的和平協議。」

隨即三月5日晚上,川普在美國國會演說立即談到收到此來信,烏克蘭準備簽署礦產協議。

從美烏外交談判的案例,我們學習如何「智慧」勝過「講理」

寡言勝過氣盛,氣盛帶來怨恨,感恩勝過抱怨。

這此外交災難也帶給川普及范斯非常「形象傷害」,而澤倫斯基也暴露出無牌可打的窘境,最後吞下苦果,美烏打爛了這場牌局。

三、川普與魏哲家共同宣布台積電千億美元投資案

相反的三天之後,川魏記者會則是一場好牌局,其實台灣只有台積電這張牌,美國叫牌了,台灣只有回應的份了。

1.感恩開端

魏哲家感恩張忠謀1987年開創台積電,謝謝在川普2020年願景下開始投資亞利桑那州(Arizona)晶圓廠,謝謝客戶AppleNvidiaAMD、高通、博通,謝謝台積電所有員工,成功的感恩,一網打盡。

2.擴大投資投川普所好,對台灣損傷少,長遠利益

原先美國政府希望台積電扶持英代爾,那將是一個錢坑、黑洞,而且技術會流失,但是擴大投資,估計要個十年,且市場在美國,而研發中心可運用美國的高等教育人才,與台灣研發中心互補,強強聯手,透過台積電,台灣擴大影響力到全球。

3.魏哲家外貌敦厚、言語謙和、自信圓潤,非常合宜,打了一記好球

台積電投資案成了川普2.0的政績,可惜台灣政府沒有智囊團事前參與,否則能捆綁式得分,只打了陽春全壘打,美中不足。

4.台積電不是成為美積電,而是環球積電(Global Semiconductor)

有人擔心台積電投資美國,特別是因為研發中心到美國設置,而擔心成為美積電,但若是從使徒性國家的觀點,台灣成為全球半導體的矽島,要把餅做大,讓台灣成為全球半導體研發中心,而在全世界設置半導體智慧園區,若台積電願意去阿聯酋或沙烏地阿拉伯,1,000億美元立即回庫,還有越南、印度都在等候開發,重點是成為人才、材料、建廠、培育中心,才能擴張成使徒性國家。

四、認識川普內閣如同颶風發球機,向列國發出直球、變化球

使徒行傳二十八章7-10節

離那地方不遠,有田產是島長部百流的;他接納我們,盡情款待三日。當時,部百流的父親患熱病和痢疾躺著。保羅進去,為他禱告,按手在他身上,治好了他。從此,島上其餘的病人也來,得了醫治。他們又多方地尊敬我們;到了開船的時候,也把我們所需用的送到船上。

列國要學習做捕手接球,或是打擊手得分

1971年台灣退出聯合國,當時的政府成立工研院,投資半導體,開展科學園區,聘海外學人回台,包括張忠謀接工研院長及成立台積電,現在又是一個化危機為轉機的關鍵時刻,教會要迎向前去成為Ekklesia天國議會,回應此時局,打出一個扭轉危機的全壘打。

四月初,G.C.K.N.全球華人國度網絡將會有使徒性行動前往鳳凰城(Phoenix)與美國全福會發展使徒中心、多元咖啡屋,協助台積電未來數萬員工在美國落地生根的生活,透過Ekklesia開展新酒新皮袋、恢復初代教會的模式,我們正在回應台灣成為使徒性國家。

不但有使徒性企業,也有使徒行傳在台灣,在中國、亞洲、美國,全球協同完成B.S.H.十億靈魂豐收運動,邀請你加入這一波復興衝浪行傳,人生值得這場投資。

Let’s Go Surf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