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從2024年諾貝爾獎探討國家的興衰
2024年十月14日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,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艾塞默魯(Daron Acemoglu)、強生(Simon Johnson)及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羅賓森(James A. Robinson)共享殊榮,他們證明社會制度對一國家的繁榮興衰至關重要。
全世界每個國家的領導人都致力於使國家從貧窮邁向富裕,開發中國家致力於追趕已開發國家,許多時候因為科技或技術的提升,或是礦產的爆發,使得許多國家經濟得以快速成長,但往往會來到一個瓶頸或是轉捩點,進而崩盤急轉直下,原因在於制度決定了國家的興衰,政治與經濟的制度是緊緊相連。
其中艾塞默魯與羅賓森教授於2012年寫了一本書《國家為什麼會失敗:權力、繁榮與貧窮的根源Why Nations Fail: The Origins of Power, Prosperity, and Poverty》,他們研究許多國家,有的國家如孟加拉,人均GDP只有200多美金,但許多開發中國家,如歐美、新加坡人均GDP可以達到7-8萬美金,是貧窮國家的3-400倍以上。
歷史倒退500年前,世上各國的人均水平沒有差這麼多,但在過去這500年間,世上各國的經濟發展呈現出天壤之別。富裕國家的人民研究如何可以運動、減肥,保持身體的健康,但仍有十餘億人民在飢餓或溫飽線上掙扎著。
關於國家與經濟的興衰有各種理論,其中有地理條件說、文化論述說等,馬克斯•韋伯(Max Weber)有一本書叫《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Die protestantische Ethik und der Geist des Kapitalismus》,他談到資本主義不是一個普世皆可行的制度,而是特別合適運作在基督新教傳播的國家中,因為這些新教徒認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,需要勤勉工作,顯明自己是神的選民,並且善於奉獻及治理,因此帶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。
但是《國家為什麼會失敗》一書中提出了一種新的說法,這種說法就是:
國家的興衰決定於制度
二、國家的興衰決定於制度
書中談到一個案例,在美墨邊境有一個小鎮諾加萊斯(Nogales),在200多年前因著美墨戰爭被分成了兩部分,北部屬於美國、南部屬於墨西哥,這兩個城鎮一比較高下立斷。
|
美國(亞利桑納州Arizona) 諾加萊斯(Nogales) |
墨西哥(索諾拉州Sonora) 諾加萊斯(Nogales) |
生活富裕 |
相對墨西哥三倍以上 |
相對貧窮 |
平均壽命 |
相對墨西哥多十年以上 |
相對壽命短 |
教育醫療 |
多數人完成高中教育,有良好醫療保健 |
有限的教育、醫療 |
財產權 |
有很好的保障 |
有組織犯罪,創業經營風險大 |
這兩座城市位於同樣地理、氣候、人口歷史背景相似,居民擁有許多相同先祖,文化、食物、音樂也類似,造成如此差異的原因在於制度,這不是個案,而是全球範圍內的一個典型的模式。
另一個最典型的範例就是南北韓,同樣的民族、地理環境。南韓民主政治、自由經濟,北韓金氏家族專制極權,兩國人均GDP相差40倍;北朝鮮封閉被多國制裁,南韓電子手機、科技、汽車、韓流文化出口世界影響列國,這是非常對照的國家案例。
三、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時移民,建立不同制度的國家
十六世紀的大航海時代,歐洲殖民者開始了海外探險和大量殖民活動,殖民者在不同的土地上建立起不同的政經制度,諾貝爾獎得主塞默魯與羅賓森教授,正是透過深入研究各種不同制度下的殖民歷史與影響,分析了世上列國興衰的不同狀態。
大體上他們將制度概分為兩類,掠奪性制度和包容性制度
|
掠奪性制度 |
包容性制度 |
核心目標 |
榨取當地資源人口,為殖民者少數菁英牟利,限制人民參與經濟分享結果 |
推動當地經濟和政治發展,建立投資和創新的政經環境,鼓勵人們參與經濟活動分享成果 |
殖民狀況 |
資源豐富人口密集、疾病流行,被殖民者強烈抵抗 |
人口較稀疏,較少流行疾病區,本地居民反抗較少 |
殖民者 心態 |
因為疾病流行死亡率高,不打算長期定居,迅速獲得當地礦產、勞動資源 |
打算長期居住,營造創新和創業環境 |
制度 |
建立掠奪性社會制度,犧牲多數民眾權益,讓殖民者、少數菁英受益 |
建立更加包容開放的制度,穩定持續的經濟體系 |
地區 |
印度,亞洲、非洲國家 殖民者面對較大生存風險的地區 |
北美、加拿大、澳洲、紐西蘭,歐洲殖民者容易殖民定居的地區 |
四、掠奪性的政經制度與包容性制度的對比
通常是政治制度影響了經濟制度,而經濟制度再回應了政治制度,掠奪性政經制度國家裡頭的經濟行為,是被少數人或是菁英份子所操控的,沒有公平的市場經濟環境,多數參與經濟活動的人分享不到經濟發展的成果,或是私有產權容易被當政者剝奪榨取。
但包容性的制度有公平市場競爭,有法治保護技術、投資、專利的制度,書中用發明家瓦特(James Watt)獲得英國議會給他25年的專利許可權為案例,凡是大英國協內的人,使用蒸汽機的技術,都要付他專利費,因而鼓勵大家對創新、發明、投資、製造的投入,進而促進了經濟的繁榮。
作者以英國為例,英國原先也都是以掠奪式君主專制式的政經制度,後來英國經歷了光榮革命(Glorious Revolution),也就是貴族從英國國王手中奪回了財產權,財產權是屬於議會的,於是先有了包容性的政治制度,然後使社會漸漸轉型成了包容性的經濟制度。
包容性的政治制度 是多元的,民眾可以共同參與、可分享的,也就是民主制度
包容性的經濟制度 是可以技術投資、製造行銷分享的資本主義制度
2013年十二月9日,艾塞默魯教授會見了中國總理李克強,參加了經濟發展和中國改革會議,並對中國經濟提出一些建議,如同一個精準的預言。
他說:「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增長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,中國必須從追趕式增長轉向創新驅動型的增長。」
但是與包容性經濟同樣重要的是包容性的政治制度,因為趕超式增長不需要寬容的政治環境,甚至沒有效率的國企,只要有資源,引進技術大規模生產,也可以充當經濟增長的引擎,但進入創新驅動型的增長,掠奪型制度和國有企業往往會成為創新經濟增長的障礙。
何況過去十年,在習主席的「國進民退」的形式威逼下,扼殺了搖籃裡的創新產業。十一年前的預言,如今震耳欲聾。
五、制度與領導的決策
錯誤的決策比貪汙更可怕
列王紀上三章4-15節
所羅門王上基遍去獻祭;因為在那裡有極大(或譯:出名)的邱壇,他在那壇上獻一千犧牲作燔祭。在基遍,夜間夢中,耶和華向所羅門顯現,對他說:「你願我賜你甚麼?你可以求。」所羅門說:「你僕人─我父親大衛用誠實、公義、正直的心行在你面前,你就向他大施恩典,又為他存留大恩,賜他一個兒子坐在他的位上,正如今日一樣。耶和華─我的 神啊,如今你使僕人接續我父親大衛作王;但我是幼童,不知道應當怎樣出入。僕人住在你所揀選的民中,這民多得不可勝數。所以求你賜我智慧,可以判斷你的民,能辨別是非。不然,誰能判斷這眾多的民呢?」所羅門因為求這事,就蒙主喜悅。神對他說:「你既然求這事,不為自己求壽、求富,也不求滅絕你仇敵的性命,單求智慧可以聽訟,我就應允你所求的,賜你聰明智慧,甚至在你以前沒有像你的,在你以後也沒有像你的。你所沒有求的,我也賜給你,就是富足、尊榮,使你在世的日子,列王中沒有一個能比你的。你若效法你父親大衛,遵行我的道,謹守我的律例、誡命,我必使你長壽。」所羅門醒了,不料是個夢。他就回到耶路撒冷,站在耶和華的約櫃前,獻燔祭和平安祭,又為他眾臣僕設擺筵席。
大衛打下以色列的江山,但所羅門所面對的是如何治理這十二支派的江山,所以他向神獻祭,並求智慧,神在夢中向他顯現,並且回答他所求,以至於所羅門王朝時,以色列疆土是最擴張的,國力強大、人民富裕、文化藝術美食吸引萬國來朝,示巴女王來朝即是一例,可惜的是王朝的傳承是金字塔階級式的,而非像摩西、撒母耳,士師兼祭司,或大衛,君王祭司模式,因此只能倚賴君王是否明智公正,先知、祭司能力有限。
2022年我開始杜拜之行,最衝擊我的是,君王的賢能是更甚於制度的優良,杜拜的酋長因為知道石油儲量有限,要用第一桶金做杜拜城市基建,在沙漠中建立起商業、金融、房產、旅遊中心,啟動了整個中東各國逐一效法,阿布達比也不甘落後,成為生技醫療文化的中心,阿聯酋喚醒了基達、米甸,使得卡達、巴林、科威特、沙烏地阿拉伯、中東諸國都形成了良性循環效應,制度重要,賢明的君王更是重要,能以治理國家,進入開發中的行列。
六、為何教會要轉型,恢復到Ekklesia?
但以理書四章17節
這是守望者所發的命,聖者所出的令,好叫世人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,要將國賜與誰就賜與誰,或立極卑微的人執掌國權。
我仍是那句話,自己的國家自己救,神呼召教會Ekklesia成為君王祭司,站在城門口成為守門者,世上各國都在競賽,如何治理我們的國家成為已開發國家。
如何提升國民教育水平、文化素質、人民GDP超過五萬美元/年
因此恢復如同初代教會的Ekklesia,如同威伯福斯(William Wilberforce)的克拉朋聯盟(Clapham Sect),因為你不發揮影響力,惡者便會找到與牠頻率共振的人,透過代理人的戰爭,攔阻基督的再來。但神早知如此,預定在這末後預備新婦Ekklesia,透過網絡、AI、各產業整合成屬靈聯合國,教會若只停留在宗教、家庭山頭,斷不能救自己的國家,神正透過天使發出命令,尋找人可以扭轉失敗的國家。
阿根廷正在扭轉,川普2.0戰鬥內閣正在就位,許多基督徒企業家正在覺醒連結、一同渦旋。
本週五ECP所提及的天國經濟正在落實,教會也努力追趕AI高科技產業,因為國家的興衰源於制度,唯有教會恢復成Ekklesia,才能影響制度、影響掌權者。
2025 更高祭壇的爭戰!我們正奮力向前!